南海諸島的美麗與哀愁(6) 季子 編輯整理
西沙群島(Paracel Islands)之三
永樂群島(Crescent Group)
永樂群島位在西沙群島的西半部,其永樂礁環有島礁13:金銀島、甘泉島、珊瑚島、全富島、鴨公島、銀嶼、銀嶼仔、鹹舍嶼、石嶼、晉卿島、琛航島、廣金島、羚羊礁、筐仔沙洲。要者分述如下:
琛航島(Duncan Island)
琛航島位於西沙永樂群島南部,北緯16°27'27"東經111°42'45",因有天然良港,成為西沙各島的交通樞紐和中轉站。琛航島又名三角島,是永樂環礁中較大的島嶼之一,因紀念清末到此的「琛航艦」得名。
琛航島是中部凹陷,四周沙堤包繞的島嶼,呈彎曲三角形,面積約0.43平方公里。島中部挖有水井,但不能飲用。
礁盤中的淺湖有2,其一業已填平,但仍有積水,夏天滋生蚊蟲,湖區鳥糞層厚,鬆軟易陷。澙湖的圍堤高2米,為珊瑚砂,透水性強,漲潮時,海水可滲入淺湖中,湖水變鹹。大颱風可打開圍堤,形成缺口。
上圖:右琛航島、左為廣金島的空照
廣金島(Palm Island)
廣金島是永樂環礁上發育出的13個小島之一,與琛航島同一礁盤,兩島相距離只有370米,有沙嘴和其相連,低潮可涉水而過。
廣金島是一個小島,島長320米,寬200米,面積0.06平方公里,由於面積很小,南北西三面沙堤互相接近,中部也是沙堤地形,但略為凹下。島上土壤主要是磷質石灰土,有植被和飲用水。灌木林以中部為最高,有一椰子樹高11米。在沙堤南側有小石廟兩座,高約l米,距海約50米。
廣金島乃紀念清末巡海到此的「廣金艦」得名。1947年和1983年公佈名稱亦為廣金島。1947年中國政府審定南海諸島地名中,琛航和廣金兩島一度稱為道乾群島。
圖:廣金島的遠照
晉卿島(Drummond Island)
晉卿島屬於西沙群島永樂環礁,位在東南部一個牛軛型礁盤的右下方 ,地理座標北緯16°27’1”東經111°44’3”。島呈橢圓形,長700米,寬300米,面積0.21平方公里。
晉卿島為珊瑚沙礫淤積於乾涸潟湖而成。環島有海灘岩發育,沙堤高出海面3米多。島中低地有鳥糞土,生長着茂密的羊角樹叢林,建有兩座土地廟。
晉卿島距琛航島1.5海里。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巡海時以其隨行軍艦「伏波號」命名「伏波島」。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爲「晉卿島」;紀念鄭和航海的施晉卿。
2012年中國在西沙晉卿島填海造陸5000畝,開建碼頭。
圖:從高空下望晉卿島的礁盤
圖:晉卿島空照圖;礁盤彩色繽粉。
上兩圖:晉卿島的遠近兩景
珊瑚島(Pattle Island)
珊瑚島位西沙群島永樂群礁西北角,長約900米,寬約450米,最高處約9.1米。座標為東經16°32'14"北緯111°36’25”。島形略方,近橢圓。面積0.31平方公里;在甘泉島東北2海里處。
清宣統元年(1909)李准發現此島,命名珊瑚島。
該島瀕臨南海主航道,島南有海灣,島東有舊碼頭。四周沙灘上有灌木,鳥糞層,產出磷礦。島上有人工種值的木麻黃、椰樹等,中部有水井一口,在椰樹旁,水質甘清可飲。
圖:珊瑚島及近海
圖:珊瑚島上種植椰子林。
甘泉島(Robert Island)
甘泉島位於南海西沙群島永樂環礁上,在珊瑚島西南2海裏處。清末(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巡海時發現此島,中部低地有淡水井兩口,泉水甘甜可飲,即名甘泉島,並有勒石。目前是中國最南端的省級文物保護遺址。
圖:甘泉島空照圖,四圍都是深海,不遠處是珊瑚島
金銀島(Money Island)
西沙金銀島位於永樂群礁西南角,長l275米,寬560米,面積0.714平方公里。四周沙堤比中部高2米,有井數口,水可飲用。
金銀島為一沙島,島東南及西南各有沙洲數個。小環礁中部有一淺湖,西南面有缺口,可入小舟及帆船。
本島鳥糞豐富,白避霜花與竿海桐叢生,茂密非常。人工植的海棠樹已很高大,樹下有水井,井水可供飲用,但昧不甘。金銀島原無椰子樹,守備官兵種植椰林,滿島皆綠色,開墾菜園10多畝,年產蔬菜7000餘斤。島上有古代漁民建築的小型廟宇,法國侵佔時期建築的二層水泥磚石小樓,現已經過裝修,另有軍營及軍事建築。
圖:金銀島空照圖;像一隻銀色的天竺鼠
圖:金銀島的下方有一個「門」,是上天造就的水道和港口。
圖:西沙金 銀島種植的椰子
圖:西沙金銀島原有的法國小樓整修一新
全富島(All Wealth Island or Quanfu Dao)
全富島因島區水產豐富得名,島東西長360米,南北寬240米,沙脊出水時高只l米左右。周圍沙堤不寬,淡水不多,海灘岩發育尚不堅固,但可保護沙堤固定。南部窪地高潮時被海水淹沒。
本島嶼早在清代已成形,但是一個無人島,無人破壞,得以保持美麗。有人寫道:全島都是細珊瑚沙,四週是藍藍的海水,海水也隨著海岸的深淺,顯出不同的顏色,層次分明,真美。水下別有洞天,碩大的礁盤像一把把撐起的雨傘,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珊瑚佈滿海底,紅的、綠的、粉的、黃的。有的像鹿角、有的像牡丹、有的像柳枝、有的像籃球。一群群漂亮的魚兒輕盈的穿梭其間,就像流動的風景一樣。肥碩的海參在海底慢慢蠕動,海膽炫耀著尖尖的硬刺,紅海星、藍海星、麵包海星展示著漂亮的外形。身披硬殼的虎斑寶貝、蜘蛛螺、鳳凰螺則害羞的躲在礁石下面。
全富島的兩個礁盤之間有一水道,有些像福克蘭群島。全富島是最適合游泳的天然島,沙灘上,晚間經常有海龜出沒。
圖:全富島美麗的礁盤及沙灘
鴨公島(He Duck Island)
鴨公島是一個小島,面積只有0.01平方公里, 島上卻常年居住著40多名漁民。漁民搭建的小屋一個接著一個,屋頂上壓著大塊的珊瑚石和十幾斤重的大貝殼,據說是防止颱風把屋頂刮跑。房前屋後還晾曬了各種魚幹、海參、螺肉……。
鴨公島或稱鴨公嶼,位在永樂島群的北部,地理座標北緯16°30’東經111°40’。島嶼發育在點礁上,島四周即爲深水區,生有少數草本植物。
鴨公島正當銀嶼門,島嶼呈新月形,顯示東北風對礁體發育的影響。鴨公島在全富島東南3公里處,礁石外水頗深,又無廣大礁盤,故水産以貝類爲主,馬蹄螺即産于本島。
圖:西沙鴨公島,白沙環繞,遠看十分美麗。
圖:從上方空照鴨公島
圖:鴨子養在海裡!
鹹舍嶼(Salty Hut Islet)
鹹舍嶼是永樂環礁中的小島,位於鴨公島東南2海里,地理座標是北緯16°33′,東經111°43′。島呈橢圓形,面積3000多平方米,海拔高度3米。上有礁塊堆積成 的幾條礫堤,尚無植物生長,但水產品豐富。
銀嶼(Silver Islet)
銀嶼位在永樂群礁最東北面的一個大礁盤上,地理座標:16°30′N 111°40′E16.5°N 111.667°E。距離鴨公島及全富島不遠,海拔2米多,面積0.01平方公里。
島上有少量雜草生長。礁盤上有一深坑,坑口面積有如籃球場大小,水深在20米以上,水色藍黑,深不見底,水很冷,漁民稱為龍坑。 島上常年住著漁民,以潛水抓魚為生,魚撈有石斑魚、紅口螺、大烏賊等。
見到鴨公島的人說,銀嶼房屋破舊,海灘骯髒,亂七八糟的垃圾,廢棄的手電筒、拖鞋、啤酒瓶到處都是。
1 935 年公佈名稱為觀察灘,1947年公佈為森屏灘。1983年公佈為銀嶼,我國漁民向稱銀峙。外文圖書稱obserVation Bank。
圖:銀嶼的大礁盤;像一枚貝殼!
圖:銀嶼的礁盤生長在深海上;左旁是大海溝全富門。左下方是鴨公島。
銀嶼仔(Minor Silver Islet)
銀嶼仔,是西沙群島永樂環礁上的島礁。位於北緯16°35′、東經112°42′。與銀嶼同一礁盤,在其東南600米。
銀嶼仔面積1800多平方米,海拔2米,是一座小沙洲,覆蓋著珊瑚沙,大潮時常被淹沒,地面未長草木,時有海鳥棲息。
羚羊礁(Antelope Reef)
羚羊礁是永樂環礁西南角上的環礁,礁盤很大,退潮時大部分出露水面。南北長12公里,東西最寬處4公里。此礁距金銀島3.5海里,因形似羚羊得名,海南漁民稱為“筐仔”。地理座標為北緯16°28′,東經111°35′。
環礁呈三角形,沒有出海礁門,是封閉性環礁。礁盤東南有沙洲發育,為白色珊瑚沙堆成,高出水面2米,特大潮時才淹沒。潟湖水深不到1米,礁墩(點礁)上繁衍著豔麗多姿宛若海底花園的多種珊瑚,礁緣上礁塊崎嶇。
2009年9月30日颱風「凱薩娜」過境,吹垮了羚羊礁漁民的棚屋,34名漁民暴露在風雨中,加以海水漲潮,狂浪拍打在礁盤上,漁民陷於險境,海南海上搜救中心將之救出。
圖:西沙羚羊礁衛星空照,右方不遠處是甘泉島。左上是珊瑚島
上圖:羚羊礁上的主權碑及漁民搭建的石屋。下圖羚羊礁的空照圖;像個大火腿。
磐石嶼(Passu Keah)
磐石嶼是一個獨立的礁盤,位於華光礁的東南。本來是一個環礁,由於礁盤西部已有沙洲發育,因而改稱「嶼」了。此嶼長10公里。發育後的礁盤,高2.5米,退潮時微露出水,漲潮時淹沒,浪花帶明顯。礁“門”在西南角,10 噸小船可以駛入,淺湖內有礁頭發育,水深15米以內。
挖沙2尺,可得淡水,略帶鹹味,勉強可飲,更深則鹽分增加,不能飲用。沙洲上時有草生長,但颱風一過,沙洲變形,草便不見了。
上下圖:西沙盤石嶼衛星照
華光礁(Discovery Reef)
華光礁是永樂群島東南10浬處的獨立大環礁,位於永樂群島之南。此礁東西長3l公里,南北寬l2公里。地理座標16°12′52″N 111°40′22″E
華光礁發育較完整,有南北兩門與海相通。南門面當西南風,口門大,可進出100噸船隻。北門小,只能進幾十噸級小船。門的兩側礁頭多,不利航行。
華光環礁仍無沙洲,只有巨大的塊狀珊瑚礁(如腦紋珊瑚等),在礁盤上高出水面l米多,表示礁盤位置。環繞礁盤的浪花帶明顯,退潮時整個礁盤可以出露海面,環礁內部的淺湖水深在50~72米。
1935年公佈名稱為覓出礁。1947、1983年公佈名稱為華光礁。
圖:華光礁空照圖
圖:華光礁衛星圖
玉琢礁(Vuladdore Reef)
玉琢礁位於永樂群島東南部,與華光礁成三角形。此環礁也已有廣大礁盤發育,礁緣浪花帶明顯,礁盤上有各種塊狀珊瑚塊,並且有2-3個礁塊露出水面。環礁內淺湖水深在40米以內。礁門在北側,可航行30噸以下水船,但環礁外側水深遽變。
圖:玉琢礁衛星空照圖
筐仔沙洲
筐仔沙洲是一個形如新月的白色珊瑚沙洲,在深航島與羚羊礁之間,各距3.5~5公里。大落潮出露水面約1米,長約2000米,寬約850米,面積約1.9平方公里。地理座標為北緯16°27′,東經111°36′。
此沙洲全是珊瑚等生物碎屑,顯少草木。
圖:筐仔沙洲
中建島(Triton Island)
中建島孤懸於西沙群島的西南端,鄰近越南,位在北緯15°47'2",東經111°11'4"。島長1,200米,寬l,000米。平均海拔2米;低潮時露出海面3米,高潮時僅有1米,颱風過境時,高潮曾淹沒全島的大部分。
全島低潮時面積1.2~1.5平方公里,高潮時只有0.85平方公里;只有2個足球場的地面。由於沙體大而厚,因而易得淡水,雨季時,挖地2尺即得清泉。
中建島盛產馬蹄螺,漁民習稱螺島。又位在去南沙群島的中途上,故又被稱辦「半路峙」。1946年國民政府派軍艦「中建號」接收本島,改名中建島。
全島為白色珊瑚沙,「南海戈壁」之稱。四週有沙堤,中部低漥,時有積水,由於常受海淹,草木難於自然生長。戍島官兵為了種樹,趁休假回家時,帶回20多個省市的泥土。在官兵努力下,中建島上已種下馬尾松3000多棵,羊角樹1000多棵,椰樹200多株,爬藤2000多平方米。2006年11月椰樹林還結出了第一個椰果,「南海戈壁」變成生機盎然的海上綠洲。
圖:中建島空照;左下方有一水道及港口,因有人居。
圖:中建島上守島的建築
北礁(North Reef)
西沙北礁位於永樂群島之北,也是西沙群島的最北面,面積約50平方公里,位於東經111°,北緯17°,是中國西沙海域四大礁圈之一,珊瑚繁盛,魚產豐富。
北礁是一個環礁,從衛星圖上看,像一隻荷蘭木鞋,礁門開於西面「鞋跟」處;因西南風海流強盛所致。礁門寬30米,10噸以下的小船可以通行。環礁內的潟湖水深18~36米不等,勢如澡盆,內深外淺,大海潮落時,週邊礁石露出,濤聲震耳。礁因內水清如鏡,魚蝦、海參、海貝生態可觀。由於魚蝦極豐,漁民喜歡在此作業,並在珊瑚頂上休息。
北礁正當航道邊緣,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南海航道的必經之地,但因北礁的東北面暗礁伸展突出,有如一水下山脊,最易使船隻觸礁,時至今日尚有古代沉沒船隻。漁民在東北面礁盤上常發現明代銅錢。
1997年12月初,瓊海市潭門港00337號漁船,在北礁西北海域礁盤外側,水深4米處的珊瑚石礁盤上打撈出一批重要文物,有陶器、瓷器、銅器、石器以及1萬多枚銅錢。
1980年在西沙群島的國際國內航道要衝北礁和浪花礁上分別建立了永久性的太陽能燈塔。
圖:北礁衛星圖,和下圖的浪花礁有些相似,是嗎?仔細看看分別在那裡?
嵩燾灘 (Sōngtāo Tán)
嵩燾灘(越南:Bãi Ốc Tai Voi)是西沙群島最南端的暗沙。在浪花礁西南23海里,實際是一個水下平頂山。
1983年公佈命名嵩燾灘,紀念清光緒二年(1876)中國首任駐英國公使郭嵩燾。他上任途經西沙群島,著《使西紀程》,指出西沙群島屬中國。
嵩燾灘有種特產;公螺,漁民稱名「金疙瘩」,是名貴的中藥。在水深30~40米處,有黃褐色的粉沙質粘土,黑褐色的「金疙瘩」散佈在海底上。公螺比一般海石重許多,有暗淡質光澤,是石又像鐵,並不光滑,可做藥用。
嵩燾灘霧大浪湧,只有少數露頭礁石,但此灘盛產龍蝦,有時可一隻手一隻地抓上來,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可抓滿一大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