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諸島的美麗與哀愁(5) 西沙群島之二     季子 編輯整理

        西沙石島日出1.jpg

圖:石島的日出美景;像極一幅水彩畫 

         地理宣德群島

(Amphitrite Group)

 

 

西沙群島(Paracel Islands)有宣德及永樂兩大群島。宣德群島位在東半部,島礁包括:永興島、東島、趙述島、北島、中島、南島、石島、高尖石、浪花礁等。

 

石島(Rocky Island)

 

石島是永興島的「小兄弟」,位於永興島東北側,座標北緯16°51’,東經112°21’

         石島南北長550米,中部寬300米,面積7800平方米,海拔15.9米,是南海諸島中最高的島嶼,登臨其上可瞭望海域,具有軍事價值。

        石島距永興島1130米,有海堤相連。東面延伸出海的峭壁,遠看像巨龍出海,有「西沙老龍頭」的美譽。

        西沙石島.jpg

        圖:「西沙老龍頭」石島

        西沙石島的浪花.jpg

       圖:由於海中礁石深淺的分佈,石島的浪花特別美。

        西沙淺海.jpg         西沙的珊瑚海.jpg

          圖:石島外海的珊瑚礁潛在水面下,看起來好像海中的「田地」。

        石島的礁岩很獨特,每一石垛都由一層層的黑灰色礁岩組成,一圈圈的十分好看。在這些石頭底下,有好幾個綠瑩瑩的水潭,退潮的時候估計也就2~3米深,配著一圈圈的黑色岩石,簡直就像是天宮裏的天池。

         站在石島上可以從側面看奔湧到珊瑚礁灘上的海水,很明顯是一層接一層的,這和一般看到的海完全不同。由於石島迎著風,浪顯得比別處都大。石島靠海的礁岩上,一個個小孔密密麻麻,比蜂窩還要密,全部都是由於海浪;中擊後造成的海蝕現象。

        石島是西沙群島中最古老的島嶼,起碼有一萬多年了。從石島向周圍看,除了海邊細窄的沙灘外,幾乎全部是浸著淺水的珊瑚礁灘,每隔一小段就有一道明顯的界線,分開珊瑚礁灘,就像一道道天然的田地。

        有人說,站在石島高點上看海,另有一番景象;近處海水清澈見底,水淺,海水是蔚藍色。遠離礁盤時,突然遽深,海水成為深藍色。兩種藍色明顯分界,在分界處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波浪,似乎遠處才是岸邊。濤聲似有若無,在波光粼粼中,恍若置身于藍色海洋的虛擬世界。

七連嶼(Seven sisters)

 

七連嶼是西沙群島中最美、最美的礁環,七個珍珠一般的島洲分佈其上;北、中、南島、趙述島、西沙洲、南沙洲、中沙洲。近年來又新增了東新沙洲、西新沙洲,因之實際上已有了9個島洲。

連嶼終年高溫,熱帶氣旋、暴雨、大風、乾旱頻繁。颱風可以搬遷整個沙洲;有的消失,有的新生。最南邊新形成的西新沙洲和東新沙洲便是例證。

  

西沙七連嶼1.jpg  七連嶼(言西早攝).jpg

 

 七連嶼ab.jpg

 

 七連嶼的美.jpg

    

西沙七連嶼鳥瞰(人民日報) 蘭建瓊.jpg   

 

上5 圖:七連嶼的空照,美得醉人!

  

七連嶼的近處.jpg  

 

         圖:七連嶼翡翠一般的淺海

 

          大海中的白沙.jpg   

 

         圖:茫茫大海中遽然出現一個小沙洲;七連嶼的傑作。

 

         西沙七連嶼小島上的椰子.jpg  

 

         圖:七連嶼小島上的椰子迎風招展

 

北島(North Island

西沙北島dao_bac.jpg  

  圖:北島空照;像一片柳葉。上面長滿了樹木。

        北島長l500米,最寬處350米,又名長峙(島;海南島話稱為峙)。地理坐標北緯16°58'24",東經112°18'18",面積0.25平方公里,海拔3~4米,位在宣德群島,是七連嶼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島嶼,四周有沙堤圍繞,島中部為乾涸的瀉湖,湖面占全島面積的一半。

             西沙北島1.jpg

            圖:七連嶼的主角;北、中、南島

 島上有草海桐、椰子,亦有鳥糞層,淡水不可飲用。我國漁民常在這裏搭建臨時房屋,並有石砌小廟。

島東北面礁盤因受強勁東北風影響,海水中含氧量較多,珊瑚礁生長較好,比西南面的礁盤高,低潮時可露出海面,成為水產豐富的地區。

七連嶼目前已經開放旅遊。

  image001.gif  

  圖:宣德群島永樂環礁;七連嶼、永興島、趙述島位置圖

中島(Middle Island)

西沙中島位於北緯16°57’36”,東經112°19’36”,在宣德群島中介於北島與南島之間,距北島0.5海里。島呈橢圓形,長700米,寬250米,面0.13平方公里。海拔約6米,地形四周高、中間低,潟瀉乾枯,成為低地。周圍有沙堤環繞,沙堤寬約60米,高4米,堤外有礁灘岩發育。島上有草海桐為主的茂密灌木叢,海鳥群棲,鳥糞堆積層薄,飲用淡水缺乏,為海龜產卵之地。

南島(South Island)

南島位於北緯16°57’,東經112°20’。島呈長條形,西北東南長1200米,最寬處260米,面積0.17平方公里。島四周有沙堤包圍,堤高45米,中部低窪為小湖;已乾涸。島上灌木茂盛,有薄層鳥類,缺飲用淡水。島東北有一小灣,水深1.5米,小船可駛入,島南有沙灘伸展。此島距中島0.5海里,1935年命名。

 

南沙洲(South Sand)

 

南沙洲是七連嶼南部一個等邊三角形的沙洲,長約500米,寬約300米,面積約61000平方米,是七連嶼最大,但無人居住的的沙洲。地理座標北緯16°5549″,東經112°2044″。

南沙洲海拔4.1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東北岸及南岸有沙嘴,頂端向海延伸。北岸和東岸有海灘岩生成,沙洲上潛育磷質石灰土,草木茂盛。

 

 

七連嶼南沙洲.jpg  

圖:七連嶼中的南沙洲

西沙洲(West Sand)

 

西沙洲是七連嶼西北邊的沙洲,與趙述島同一礁盤,相距3海里,地理座標北緯16°59′,東經112°13′。

它是一座正在擴大中的沙洲,呈橢圓形,遠望白沙一片。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400米,面積0.24平方公里,海拔高約2米。

西沙洲由於沙層較厚,利於淡水保存,沙下可得清泉。西北海岸水流甚急,潔白的珊瑚沙遍佈島上。附近海域水產資源甚豐,有海龜、海參、硨磲、馬蹄螺等,是海龜繁衍後代的基地之一。

沙洲東部礁盤上有一水深36米的礁塘,遍佈著豔麗多姿的各種鹿角珊瑚叢,頗具觀賞價值。

 

 七連嶼西沙洲.jpg  

         圖:七連嶼上的西沙洲景色

趙述島(Tree Island)漁民的旅站

         趙述島位於宣德群島的最北端。島長600米,寬300米,面積0.19平方公里,為七連嶼中第三大島。

        趙述島海拔3~4米,四周有白沙堤,上覆鳥糞層,兼以沙層薄,地下水不能飲用。島西部建有燈塔,高達20多米。人工種植椰子樹高達10米。

       趙述島居民主要是漁民,無駐軍,武警立有石碑,但無員警駐留。

     早在宋朝,海南島漁民發現此島,成為漁業基地。每年春天,在趙述島的附近打魚,在島上曬成魚干,帶回海南島。

      西沙趙述島11.jpg 

               上圖:西沙趙述島空照圖;島尖處黑點便是漁民的的窩棚小屋。

銀礫灘(Iltis Bank or Yinli Dan)

 

銀礫灘在永興島西南7海里的淺海上,是宣德環瞧南翼的主要灘礁。地理座標北緯16°45’~16°48’,東經112°12’112°15’。一般水深14米,淺處11米,長62公里,寬3公里,在100米深的海上突起,四周峭崖臨深海。

 銀礫灘的名稱數易:1935年國民政府公佈為伊爾迪斯灘(Iltis Bank),1947年和1983年中國公佈名稱為銀礫灘。現屬三沙市管轄。

 發現此島,成為漁業基地。每年春天,在趙述島的附近打魚,在島上曬成魚干,帶回海南島。

 色明顯分界,在分界處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波浪,似乎遠處才是岸邊。濤聲似有若無,在波光粼粼中,恍若置身于藍色海洋的虛擬世界

 

東島(Lincoln Island);南海第三大島

 

東島又稱和五島,是南海諸島中的第三大島,西沙群島中的第二大島,屬宣德群島,但與永興島不在同一礁盤上。島呈長方形,長2400米,寬1000米,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全島平均海拔4~5米。

東島是一個珊瑚島,四周有沙堤,最高8.5米,寬60米,沙灘外緣有海灘岩,由珊瑚灰岩構成,受海浪浸蝕,高2~3米,北部的海灘岩上升為海岸階地,岩層中礫石光滑勻稱,鈣質膠結,質地堅硬,能抵抗颱風巨浪衝擊,保護東島。 

 

西沙東島1.jpg 

西沙東島 像一張地毯(人民日報蘭建瓊).jpg

  

圖:東島空照;像一張地毯平鋪在大海上。

 

東島近觀(新華社王玉山).jpg

 

圖:東島近景

 

西沙東島景色.jpg  

 

圖:暮色中的東島海岸,有幾分神秘與黯淡。

         東南部有小型淡水瀉湖,呈條帶狀,即使天旱時仍有0.4~0.5米,成為野牛群飲水池。本島的野牛群亦賴此淺湖而生存下來。

          西沙東島燈塔.jpg  

         圖:東島的燈塔

          東島終年高溫多雨,樹叢茂密,抗風桐和羊角樹,綠化覆蓋率達95%,有高等植物20多種,有麻楓桐、海岸桐、銀花樹、羊角樹、草海桐等天然種。人工種植有椰子、欖仁、木麻黃等。

灌木叢非常美麗,草海桐的葉子閃閃發光,銀毛樹彎曲多枝,有著五瓣白花,香氣襲人。沙堤內生長著高大的白避霜花,高可10米以上,直徑可達40~70釐米。島的中、西部、生長著椰子林,這些椰子林是由清末漁民種植的,現在樹高已達20~30米。

西沙東島椰39.jpg

 

圖:東島樹叢茂密

 

西沙東島椰子海港.jpg  

 

圖:東島的海港

 

東島是西沙群島中唯一生態平衡未被破壞的島嶼,常年有10萬隻白鰹鳥、白鷺、金雕、海鶴等40多種鳥類繁衍生息。

 

西沙東島海鳥的天堂.jpg  

圖:東島是海鳥的天堂

 

島上的鳥糞估計有20萬噸之多,井水受鳥糞污染,不能飲用,所以島上雖有水井數口,但仍缺飲用水。

東島開發甚早,清光緒年間,瓊海縣漁民在太平島西北部建廟一座,挖井一口,種植椰子樹200餘株。本島曾命名爲「和五島」,以紀念明末抵抗西斑牙侵略的潘和五。

東島中國駐軍,修建了一條長5700多米的環島路。島上有太陽能發電,並有電瓶車一輛。

 

西沙東島美沙灘.jpg  

 

圖:東島的海灘;沙白、島綠、海碧.....。

 

高尖石(Pyramid Rock)

 

 

高尖石位於北緯16°35’東經112°38’。與東島同一礁盤,相距7海里。面積約400平方公尺,海拔7米,高尖石是唯一非生物成因島嶼;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島。

1946年代表內政部接收南海諸島的鄭資約在「南海諸島地理誌略」中描述:「尖石 在和五島西南七·二五浬,西人稱Pyramid Rock。極小,形呈錐狀,高一七呎。遠處望之如一帆船。據一九三五年英人報告,附近有二珊瑚暗沙,一在二四○度方向距七·五浬,一在二二三度方向,距九·二五浬。

高尖石周圍陡峭壁立,形似帆船,古稱「雙帆」,西方亦稱Tall Sharp Stone1935年、1947年和1983年公佈名稱均為「高尖石」。

 高尖石現屬海南省三沙市管轄。越南政府亦聲稱擁有主權。

 

西沙高尖石.jpg  

 

         圖:高尖石

 

濱湄灘(Breman Bank)

 

濱湄灘是宣德群島東島環礁上的大灘地。位於北緯16°17~16°24'東經112°20~112°33'。在東島環礁西南方的邊緣,呈東北東—西南西方向延伸。長約14.5海里。我國漁民向稱「三筐大廊」(大廊即大礁排之意)。

濱湄灘以東北和西南兩側礁墩發育良好,礁灘西南部水深只有128米。1935年公佈名稱為蒲利孟灘(Bremen Bank)19471983年公佈名稱均為濱湄灘。

 

北邊廊(Neptuna Bank)

北邊廊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島的一個大礁灘,與東島同一礁盤,位在高尖石的西南方。由兩組相距4.8公里的連礁組成,最淺處水深約12米。

 

湛涵灘(Jehangire Bank)

 

與東島同一礁盤,在其東南方,漁民稱為「仙桌」,由三塊20米以內的淺灘組成。最長的一塊長5公里。三塊礁灘水都不太深,東南一片礁灘,水深至12.8米,北面礁灘水深最淺為14.6米,西南一片繼之。

 

西渡灘(Dido Bank)

西渡灘屬宣德群島,位在東島環礁東北面,距東島東12.5海裡,是西沙群島的最東端。最淺處238米,但灘外的水深增至200米以上。1935年中華民國公佈名稱為帶渡灘。1947年改稱西渡灘。1987年中國繼之。

 

浪花礁(Bombay Reef)

 

西沙浪花礁亦稱蓬勃礁,位於北緯16°30’,東經112°31’。是西沙宣德群島最南的大環礁,在東島環礁南方約24公里。此礁東西長17.6公里,南北寬5.0公里。地形東端尖突,西南偏圓。中有潟湖,最大水深17米。

環礁淺湖水色青綠,水深在10米以內,且多礁頭,礁盤接近海面,浪花帶明顯,故稱浪花礁,又稱蓬勃礁。

浪花礁譯自1910年東方雜誌德人的稱呼Die Paracel Inseln

浪花礁是完整的環礁,礁盤廣大,並有巨大礁塊,漲潮時出水,並有沙洲發育,目前為水下沙洲。礁盤區亦為西沙主要水產區。海龜、海參豐富。

礁盤西南和西北面各有一「門」,西南的礁門,可出入40噸的船。礁盤又當國際航道,18816月英船EISKE號即於此觸礁沉沒於此。現有沉船4隻,仍然可見。1980年建立燈塔,1986年改建,燈高達23米,單閃白光,射程15海里,以保航行安全。

 

 西沙浪花礁.jpg  

 

arrow
arrow

    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