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衛星圖顯示,南薰礁東北堤道上的塔形建築已經封頂;雷達設施。
2014年9月, 日本媒體報導稱,南薰礁的港口建設已經完成,似有大型油輪停靠。
2016年的南薰礁衛星空照
英國簡氏防務說,南薰礁的建設始於2014年3月30日之後某日,吹沙填海首先從礁盤正中央位置開始,隨後分別向東北與東南兩個方向延伸。2014年10月,吹填面積約11.4萬平方米。2016年初,面積增加至13.6萬平方米;0.136平方公里。
2015年5月時,南薰礁建島衛星空照
完工後的南薰島呈「只」字形,中心位置是一座矩形人工島,長300米,寬250米。兩條堤道像雙臂一樣向外延伸,連結新建的港口與原有礁盤。
2014年7月時的南薰礁
衛星圖片顯示,南薰島有一條122米寬的航道,面積6.6萬餘平方米的小型港口。島上有加固海堤、水泥廠、小型防空炮陣地清晰可見,5座六邊塔形建築與一座混凝土大樓拔地而起。另有兩個直升機停機坪,一個正在建設的大型無線電通信天線和防禦工事。
南薰礁在鄭和群礁中的位置圖
南薰礁(Gaven Reef ) 位於北緯10度13分,東經114度12分,在鄭和群礁西南端。東北距太平島13海里,東邊有越南佔據的鴻庥島,下有小南薰礁,兩礁相距約2.5浬,高潮時礁體淹沒於水中,兩礁之間有一些水深6米左右的暗礁,低潮時會露出數十塊礁石。南薰礁的礁盤長1400-1850米,接近2平方公里;約2倍於東門礁。
南薰礁盤及早期建築衛星空照
早期的南薰礁,面積僅有半個籃球場,駐島官兵說,出門只能走6步,第7步就掉到了海裡。2006年南薰礁多功能平臺建成,守礁官兵的戶外活動面積倍增,不僅軍事訓練有了場地,官兵們還在這裡架起了半個籃球場。
2007年9月之前的南薰礁礁盤及建築
由於礁島太小,氣候惡劣,駐守辛苦,被稱為「南沙中的南沙。近年,南薰礁的設施不斷更新,宿舍裡有寬大的雙層實木床和空調,衛星電視可以收看70多個頻道。新安裝了大功率柴油機組,解除了以往限時供電帶來的苦惱。以往島上限量用水,雨水收集系統和海水淡化系統相繼建成,用水不再是問題。
南薰礁的第二代礁堡
記者親身體驗南薰礁
2013年8月 記者團訪問南薰島,一位記者的報導說,中國軍隊駐守的南沙各島礁之中,南薰礁的氣候相對惡劣。記者從補給艦上換乘小艇前往南薰礁的途中就領教了這裡海浪暗湧的威力。小艇剛一入水,幾米高的巨浪就鋪天蓋地打過來,記者當時坐在艇首的中間,浪花打過來的時候完全沒處躲藏。一浪接一浪的海水從頭頂澆灌下來,眼睛都睜不開,感覺呼吸都非常困難。雖然每個人都有厚厚的救生衣防護,但海水還是可以直接從脖子灌進去。不到兩分鐘,全身衣服裡裡外外全部濕透,被海風吹著,一陣陣發冷。小艇載著20人左右,在遼闊的海面上前後左右不停的搖晃。
當記者團充分接受了風浪的洗禮,劈波斬浪靠近南薰礁的時候,抬頭一看,南薰礁白色的礁堡上寫著八個紅色大字:“戰風斗浪,衛國戍礁”。真是感覺非常貼切。
礁上官兵介紹說,在南薰,12級的颱風可以連著刮幾天,10級颱風持續半個月是常有的事。因為礁堡緊挨著深海區,浪大的時候足有25米高。有很多來過南沙四五次的人,都因為風浪太大,沒能登上南薰礁。採訪團還算幸運。
南薰礁地理位置特殊。礁盤東北面12.5海裡處就是臺灣軍隊駐守的太平島。守礁官兵告訴記者,平時天氣好的時候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太平島,用望遠鏡可以看清島上的建築、樹木,島上綠色鬱鬱蔥蔥。太平島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南沙群島中唯一一個有淡水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