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諸島的美麗與哀愁(8) 南沙群島之二
中國駐守下的南沙島礁 季子編輯整理
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 or N.W. (Northwestern) Investigator Reef)
圖:永暑礁的礁盤像一艘大兵艦嗎?造物者何等神奇! 右前處一個小白點就是永暑礁,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礁盤的萬分之一吧!
上二圖:軍容壯盛的永暑礁中國守軍
中國勢力實際進入南沙群島時在1988年1月~3月,與越南打過一場小型海戰之後。目前實際有效管轄的有7個礁盤;永署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和美濟礁。
永暑礁是中國駐守南沙群島的行政和軍事指揮中心,是南沙群島中經營最完善的島礁。上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觀察站、直升機平臺、4,000噸級的船用碼頭、一座二層樓房、一個500平方米的蔬菜棚。戰備儲藏則有:103天的食物、469噸油料1,360噸水和90噸飲用水。2010年5月中國移動公司將手機信號覆蓋至此。
永暑礁駐軍100~200人。2008年11月,中國完成「第三代建設」,包括新的軍事設備、軍營、防空炮、偵察雷達、後勤補給等,並已進行多次反登陸演習。
永暑礁有南沙群島郵政局,郵遞區號573101,是中國最南端的郵局,也是中國最小的郵局,只有一個信箱、一張辦公桌、一個郵戳,工作人員由守礁戰士兼任。
永暑礁目前三面「環敵」;東北55海里的大現礁,東南50海里的華生礁,及西南的東礁、中礁均遭越南軍隊侵占並駐軍。
圖:中國守軍在浪花沖擊中巡邏(這大概是擺擺樣子吧!)。
永暑礁是南沙群島中的小型島礁,位於北緯9度37分,東經112度58分,北距中國大陸約740海里,距海南島榆林港560海里,西北距越南金蘭灣約250海里。地處南海中央航線(香港至新加坡)和南華水道交匯處。
永暑礁呈長橢圓形,礁盤寬約7公里,長22公里,淺湖形態不明顯,水深14.6-40米,漲潮時礁盤沒在0.5至1米水深以下,退潮時只露出少許礁石。
名稱:1935年國民政府公布為十字火礁或西北調查礁。
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永暑礁。中國漁民稱為「土戊」。
1988年,中國應聯合國教文組織要求,選定永署礁作為海洋觀測站。
美濟礁(Mischief Reef)
美濟礁是南沙群島中的礁島之一,中國漁民稱為雙門或雙沙,行政上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
以美濟礁為中心,周圍有五個島礁,在中國管轄之下:五方礁、仁愛礁、信義礁、仙娥礁、半月礁,形成菲律賓西南水道上的據點。
美濟礁由中國漁政管理,在建制上和其他島礁不同。但其重要性超過了其他島礁。
美濟礁是一個橢圓形的環礁,全由珊瑚構成,位於北緯9度55分,東經115度32分,東西長約9公里,南北寬約5.2公里,總面積46平方公里。退潮時,四周礁石露出水面6英尺。中間潟湖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水深25.6米,出口寬約40多米,高潮位時可以通行4000-5000噸的大船。潟湖中風平浪靜,是大海中最佳的避風處。
圖:美濟礁示意圖
圖:美濟礁的礁盤
圖:美濟礁的大礁盤
1994年12月,中國第一次對美濟礁進行科考時,重達4000噸的“向陽紅14”號船就通過西南門進入潟湖。據報導,距離環礁外一公里處,海水深度急速下降到1千米以下,利於潛艇在此停靠。美濟礁的潟湖水深,適宜停泊巨輪和大型軍艦。
一位專家說,美濟礁成為基地的條件非常理想:它有3個口門,最大的一個水道很深,稍微清理一下,航母就能進去,並且能在裏面掉頭,不需要拖船。另外兩個口門,一個可進出幾千噸的船,另一個可進出小漁船。
3個礁門位於南部和西南部,漲潮時,大船可以出入潟湖。西南門寬92米,長414米,水道深23.8米,但水道口有點礁發育,阻礙航道。南門有點礁分佈,使水道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道狹18米,水深只有1.8米;西道寬37米,長275米,水深18米以上。小潮時水道流速1.3節。環礁東北部比較淺,有水深1.8米的礁頭分佈。
美濟礁的潟湖,已經成為海南漁民的深海網箱漁業養殖場,養殖有老虎斑、珍珠龍膽等名貴品種。
漁民張東海在美濟礁養殖龍膽、珍珠龍膽、東星斑、老虎斑、軍曹魚等名魚,有深水網箱60餘個,產品全部銷往香港。
圖:美濟礁第一代高腳屋;戌守在上面,辛苦呀!
圖:美濟礁第二代高腳屋
圖:美濟礁第三代建築
赤瓜礁(Chigua Jiao or Johnson Reef)
赤瓜礁是南沙九章群礁西南端的一個珊瑚礁,東西最寬處僅200米,行政上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地理座標:北緯9度43分,東經114度18分。西北距越南侵佔的鬼喊礁約1.7海浬。礁內發育有次成潟湖,已形成一個小環礁地形。次成瀉湖已為白沙填充,呈狹長狀,東北有缺口于外海相通。礁盤上有褐色火山岩出露出海面1.3米。
赤瓜礁是中國在南沙群島控制的7個島礁之一,島上有駐軍。1988年3月14日中越赤瓜礁海戰即發生於此。此戰中,越軍遭受重創,兩艘艦艇沉沒、一艘艦艇喪失行動能力,傷亡近百人,被俘40餘人,而中國軍隊損失甚微。戰後,中國軍隊一舉收復了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等6個島礁。
中國海軍在赤瓜礁建立的防衛哨,歷經10年,從第一代“茅棚”,到第二代“鋼涼亭”,再到第三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已有衛星通訊設施,和相當好的防護能力。
赤瓜礁無地下水源,須靠船艦運補。
圖:赤瓜礁的守軍
所有的資料都說,赤瓜礁因出產赤瓜得名,請問,像這麼小的地方,那能出產什麼赤瓜?如果說赤瓜是一種海產,那也應說清楚。
圖:南沙九章群礁位置圖
圖:赤瓜礁衛星圖;礁盤像一隻大腳仙,赤瓜礁僅占礁盤的千分之一吧!
東門礁(Hughes Reef)
東門礁位於南沙群島九章群礁北部的中央,鄰近安樂礁和西門礁,地理座標北緯9度53分,東經114度27分。
東門礁是暗礁,低潮時大部分露出,漲潮時僅有礁石露出。此礁橢圓形,南北長2公里,東西最寬1.9公里,面積約2平方公里。
東門礁是中國海軍在南沙群島守衛的礁盤之一,遠離大陸1400多公里。1988年中國海軍進駐東門礁,目前已經建造了第三代永固式高腳屋,包括一個補給平臺。但原有的幾座作第一代高腳屋仍然保留。第三代高腳屋面積不及一個籃球場大,官兵出門朝前正步走只能走六步,第七步就會掉進海裏。
圖:上2圖 東門礁的礁盤
圖:東門礁早期的高腳屋
圖:東門礁駐軍升旗
可別小瞧了這礁堡,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擁有一寸礁盤主權,中國就可以獲得3個新加坡大的領海區,4個浙江省大的海上專屬經濟區。
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與越南海軍發生海戰,中國軍隊一舉收復了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等6個島礁。
渚碧礁(Subi Reef)
渚碧礁是南沙群島中業群礁西南部的一個暗礁。地理座標北緯10度54分,東經114度06分。在中業島西南26公里處。
渚碧礁是一個不規則多角形環形礁石,僅在退潮時才全部露出水面。自東北到西南約為6.5公里,寬3.7公里,面積約16.1平方公里。礁內為淺湖,湖中水色藍綠,水深10~22m,最大水深24m,面積7.05平方公里。礁坪西寬(500~800m)東窄(約200m),通常水深只有2~3米。但礁外水深急陡,湖內有碎浪,南部有小礁門,小船可進入礁湖。
圖:南沙渚碧礁太空衛星圖; 原始面貌。
中國漁民常到渚碧礁附近海域拾取馬蹄螺,“稱此礁為「醜未」,英國調查船譯稱Subi”。1935年中華民國公佈名稱為渚碧礁。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此名稱。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礁上建立了第一代高腳屋,隨後於90年代後期擴建成第三代建築物及人工島上碼頭和直升機停機坪。
下面一段文字可進一步瞭解碧礁:
永興島向南偏東約15度,700公里處是渚碧礁,解放軍海軍駐守著。
渚碧礁向正南,400公里,是彈丸礁,馬來西亞非法佔領。
渚碧礁為一近似梨形的封閉形環礁,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6.5公里,寬約3.7公里。現在的地勢,漲潮時幾乎全部淹沒,落潮時面積約16.1平方公里。中間是湖。
渚碧礁現在是中國海軍在南海最南端的基地。
渚碧礁對於中國海軍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而且自然條件良好,落潮時礁石面積達6平方公里。而永興島的海軍的基地,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渚碧礁東北側是一塊整體礁石,長3公里,寬300-500米,如果填海加高,是一流的機場。如果把環礁炸開一個口子,中間的湖是天然良港。
中國政府從1988年開始修建渚碧礁,目前,有一座三層樓房,一座直升機平臺,有一個簡易碼頭,雷達站剛剛完工。
根據水文記錄,如果把渚碧礁落潮高出水面的6平方公里礁石,先修建圍堰,任何加高5-10米,則可以修建機場和其他永固式建築。從中國現在的施工能力,這是小菜一碟。
圖:中國駐軍修建完成後,礁上已有一條馬路(或飛機跑道),礁口也開大了,潟湖成了避風港。
圖:渚碧礁的部分建築;好像有氣象台
南薰礁(Gaven Reefs)
南薰礁位於北緯10度13分,東經114度12分,即鄭和群礁西端,由兩個礁盤組成,兩礁相距2.5海里。退潮時,礁盤上有兩處露出礁體。南部小礁石,取名為小南薰礁。水深在6米以內。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南薰礁上建有第3代永固式高腳屋,和一個補給平臺。
圖:南薰礁及礁盤;讚嘆吧!多麼神奇與美麗!
圖:南薰礁守軍碉樓
南薰礁的氣候特別惡劣,常有10~12級颱風。在它的東北方距離12.6海里處是太平島。南薰礁與越南侵佔的鴻庥島處於同一礁盤,相隔僅10公里。
圖:早期南薰礁上的中國守軍
1990年發生礁上守礁戰士11人全部犧牲事件後,礁上人員明顯增加。當時發現6具屍體,5人失蹤,從礁石的下面撈上來幾隻步槍。
2006年4月4日,旁晚海軍官兵在補給艦艦艏舉行了一個肅穆的海祭儀式,祭奠為國捐軀的烈士。
圖:南薰礁件的因公犧牲證明書
下面是記者紀述南薰礁的一段文字:
穿行在礁堡中,記者感受到,宿舍裏寬大的雙層實木床和空調大大提升了官兵們休息質量;衛星電視可以收看70多個國內頻道。去年新安裝大功率柴油機組,徹底解除了以往限時供電帶來的苦惱。雨水收集系統和海水淡化系統的相繼建成,讓以往限量用水時的必不可少的水桶失去了用武之地。
和其他礁盤一樣,南薰礁這兩年可謂喜事不斷,2008年海軍藍網在南海各礁落戶,從此官兵們可以及時瞭解國內外資訊,流覽《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以及數十種雜誌;今年上半年,南沙各礁覆蓋移動通信業務,官兵們隨時都可以和親人們通上電話,南沙礁盤再也不是以往的“資訊孤島”。
華陽礁 (Cuarteron Ree fs)
華陽礁位于北緯8度53分,東經112度51分,在永暑礁南方41海里處,是尹慶群礁中最東的一處珊瑚台礁。尹慶群礁是沙四大群礁之一。華陽礁西面有東礁、中礁、西礁和南威島,均被越南侵佔。
礁盤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7平方公里。潟湖小而且沒有礁門。北面礁盤有兩塊海拔1.2-1.6米的礁石出露,潮差為2米左右。四週海水陡深,東端外側尤急陡變深。
圖:華陽礁衛星圖
圖:華陽礁及礁盤
1988年中國海軍開始在華陽礁建立防衛哨,駐軍興建鋼筋水泥高樓,現已是第3代永固式“高腳屋”。礁上無地下水源,須靠船艦運補,礁上有簡易碼頭。
1935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克德朗礁。1947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華陽礁。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名稱為華陽礁。
上二圖:華陽礁守軍建築
仙娥礁(Alicia Annie Reef)
仙娥礁位於北緯9度25分,東經115度26分,在美濟礁之南27海里,靠近東門礁。美濟與東門兩礁均有中國駐軍。
仙娥礁為一環礁,南北長7.5公里,寬4.6公里。漲潮時環礁被淹沒,只有少數礁頭露出海面,其北端的一塊白色珊瑚礁高出海面1.5米。礁盤北部已有白色沙洲,在高潮線上1.2米。
環礁中間有淺潟湖,但無礁門,船隻不能駛入。礁的北端外海190米範圍內水深54米,是錨地。
中國將大批建築材料運上仙娥礁,並在礁盤上設立主權碑、修築工事及房屋,同時派遣士兵駐守。
1999年仙娥礁主權碑曾被菲律賓炸毀。
圖:仙娥礁衛星圖
中國有效監控的其他南沙島礁
下列島礁雖無中國駐軍,但在有效控制之下:
安樂礁(Hallet Reef):由東門礁守備隊監控。
西門礁(Kennan Reef):由東門礁守備隊監控。
西南礁(Gaven Southern Reef):由南薰礁守備隊監控。
仁愛礁(SecondThomas Reef)
信義礁 (First Thom Shoal)
安樂礁(Hallet Reef)
西門礁(Mckennan Reef)
西南礁(Gaven Southern Reef)
艦長礁(Royal Captain Reef)
安達礁(EldadReef)
南鑰島(Loaita Island)
牛軛礁(Whitson Reef)
蓬勃暗沙(Bombay Shoal)
乙辛石(Madagascar Rock)
奧援暗沙(Owen Shoal)
曾母暗沙(JamesShoal-)
五方礁(JacksonAtoll)
三角礁(Livock Reef)
半月礁(Half Moon Shoal)
鐵線礁(Sandy Cay or Tiexian Jiao)
分述如下:
仁愛礁(SecondThomas Reef)
在北緯9度39-48分,東經115度51-54分。環礁南北長15公里,寬5.6公里。此環礁的礁盤並不連續,環礁北半部礁盤是連在一起,呈半圓形,南半部斷成數段。因此,礁門開在南邊,35噸漁船可駛入湖盆。淺湖水深多在27.4米左右,東部只有9.1米,並有點礁發育。
退潮時大部分礁盤可出露海綿。目前由美濟礁守備隊嚴密監控並定期巡視,礁湖內有中國漁船長期停靠。
1999年5月,菲律賓57號登陸艦以漏水為藉口,在仁愛礁西北側礁坪坐灘。雖經中國多次交涉,但是菲律賓拒絕拖走,並以以57號艦為據點,採用定期輪換艦上人員的方式賴占仁愛礁。
圖:仁愛礁礁盤太空照圖
信義礁 (First Thomas Shoal)
信義礁位於北緯9度20分,東經115度57分,距離美濟礁70多公里,距太平島約200公里。
信義環礁,東西長7.5公里,寬4.6公里,退潮時露出,漲潮時淹沒,只有幾塊巨大的礁石高出海面1米。潟湖完整,但無礁門,船隻不能駛入。
東端礁坪上發育有小沙洲,南北向長26.5m,東西寬15m,頂面高出高潮水痕1m。1990年中國在信義礁沙洲上埋設有花崗石刻製的大型準主權標誌。1994年4月1日中國科考人員曾草測此沙洲。目前由美濟礁守備隊嚴密監控並定期巡視。
1935年國民政府公布名稱爲信義暗沙。1983年中國公布名稱爲信義礁,此處盛産馬蹄螺,中國漁民向稱雙挑或雙擔。有些外文圖書稱First Thomas Shoal。
安樂礁(Hallet Reef)
安樂礁在北緯9度56分,東經114度31分。是南沙九章群礁中的一個暗礁,位於東門礁與長線礁之間。目前由東門礁守備隊嚴密監控。
西門礁(Mckennan Reef)
西門礁位於北緯9度54分,東經114度28分。為南沙九章群礁中的一個暗礁,位於環礁的北緣、南門礁與東門礁之間。我國漁民向稱西門。目前由東門礁守備隊嚴密監控。
西南礁(Gaven Southern Reef)
一般稱名小南薰礁,鄭和群礁的一部分。位於北緯10度,東經114度。在鄭和群礁西南端,南薰礁東南3公里處。屬無人的低潮出露性島礁。
圖;南薰礁衛星圖;右下角是西南礁
越南多次企圖侵佔小南薰礁,被中國南薰礁駐守部隊發現,未得逞。
小南熏礁上和安達礁上都有類似牛軛礁上的黃沙丘,南薰礁旁的沙洲,據說在2000年的時候還沒有,現在有100多米長,形狀隨季風變化,西南季風時是月牙形,東南季風時是個逗號形。珊瑚沙洲上海鳥很多,特別是白鷺,也有不少鳥蛋。
圖:醜陋的鋼架,破壞了美麗的海景
艦長礁(Royal Captain Reef)
艦長礁位於北緯9度01分,東經116度40分。是一個珊瑚環礁,長3.3公里,寬1.8公里,有常年出露的礁石,可以享有12海里領海和12海里毗鄰區。
本礁是一個珊瑚環礁,長3.3公里,寬1.8公里。礁盤上有衆多礁頭,一些高出海面,例如西北端的“觀察石”,退潮出露1.3米。
礁內有淺潟湖,高潮時,小船可以駛入。湖底為白色珊瑚沙和碎塊堆積,水深27.4~31.1米,湖內有點礁發育。
湖底爲白色珊瑚沙和碎塊堆積,水深27.4-31.1米,內有點礁發育,但沒有口門發育,小船可以在高潮時,從礁盤上駛入淺湖。這裏靠近巴拉望水道,可見巴拉望山,水多西流,流速爲0.75節。
礁西南海面有礁石,名“石龍岩”,目前中國實際控制,在“石龍岩”安裝有監視設施,並有中方人員定期維護。
圖:艦長礁衛星圖
石龍岩(Observation Rock)
南沙艦長礁西南方的一個礁石,位在北緯9度02分,東經116度39分。中國漁民向稱艦長礁為石龍,故稱此礁石為石龍岩。
1983年中國政府公佈石龍岩為標準名稱。
1987年,中國南沙綜合科考隊對南沙群島進行綜合調查,在東北部10座珊瑚礁設置標識,在群島全域設置167個觀測地點。自4月到5月,曆時46天,航程4262海裏,登10座礁:蓬勃暗沙、仙賓礁、牛車輪礁、仁愛礁、美濟礁、仙娥礁、信義礁、海口礁、艦長礁和半月礁,並在這些礁上設立考察標志。
安達礁(EldadReef)
安達礁是南沙群島珊瑚島礁之一,位在鄭和環礁的東端,地理座標北緯10度21分,東經114度42分。礁盤自西南向東北伸展約8公里,寬800~1000米。礁盤上有不少礁塊出露海面。廣大礁盤上已有次成瀉湖發育,又叫“礁湖”。礁湖有一處水深在18米以上,可進入小船。
早在90年代中國即在安達礁建有主權碑,中國駐軍定期巡礁,維護主權。
圖:南沙安達礁衛星圖
南鑰島(Loaita Island)
南鑰島位於北緯10度41分,東經114度25分,道明群礁的最南部。該島直徑約300米,海拔1.8米,高度只有中業島的五分之一,是南沙群島中海拔最低的小島。
南鑰島(南鈅島)有沙堤圍繞,沙灘200~500米,高6米,中為窪地。島上灌木茂密,高3~4米,中部有椰子林,鳥糞覆蓋。中國漁民向來以此島為捕撈基地。並有小廟一座及房屋,大約是清代道光年間所建。水井水味不佳,勉強可飲。
圖:南鈅島空照圖
1935年國民政府公佈名稱為羅灣島。1947年和1983年公佈名稱為南鑰島。
1933年,法國人駐軍於此,1943年日本侵佔了該島,1950年代,美國派兵侵佔了南鑰島,1959年後放棄。1968年後,菲律賓侵佔該島。1994年中菲海軍在南鑰島海域有場小規模的衝突,海戰結果菲2艘炮艇被擊沉,數名士兵死亡。
島上的一些建築被摧毀,包括一個瞭望塔,此後,菲國放棄了該島,隨後被中國軍方控制,限於《南海各方宣言》目前島上沒有直接駐軍,但有中國軍事人員活動。
圖:南鈅島及礁盤
牛軛礁(Whitson Reef)
牛軛礁是南沙群島九章群礁東北端的一個環礁,與西南角的赤瓜礁、鬼喊礁同一礁群。位於北緯10度00分,東經114度43分。為一尖形巨大珊瑚礁盤,礁盤呈三角形,退潮時東北角出露海面,狀如牛軛。
牛軛礁是九章群礁的礁群中最大的環礁,但漲潮淹沒,在一般風力中也激起浪花,因此易辨認。退潮時露出,狀如牛軛,故名。中國漁民向稱此礁為牛軛,又稱為九章頭。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牛軛礁為標準名稱。有些外文圖書成為Whitsum Reef。此礁由南海漁政與南海艦隊協同巡防監控。
圖:南沙九章群礁最東端的牛軛礁盤;左方的礁盤是主權礁。
蓬勃暗沙(Bombay Shoal)
蓬勃暗沙位於北緯9度26分,東經116度55分。是一個珊瑚環礁,內有淺湖,水深約29~36米,直徑約2公里,底為沙質。淺湖四周邊緣,退潮時還可露出海面,其東北端高0.6米的馬祖岩,又稱“乙辛石”。淺湖發育完整,無水道通外海。這裏在巴拉望水道西側,可望見巴拉望山。曾被越南控制,因遭颱風越方損失慘重撤離,後被中方控制,從前的越軍駐軍設施已經修復並加固,中方駐軍人數不詳。
圖:蓬勃暗沙衛星圖
乙辛石(Madagascar Rock)
蓬勃暗沙東北部的礁石,海拔0.6米。因我國漁民從海口礁來此處捕魚作業用乙辛定方位,故稱乙辛石。此石位在北緯9度27分,東經116度56分。
1983年中國公佈乙辛石為標準名稱。
圖:乙辛石
奧援暗沙(Owen Shoal)
奧援暗沙在北緯8度09分,東經111度58分。位於南威島之南約23海里。西南距永暑礁170多公里,距華陽礁110多公里,寬約9公里,淺處水深6.5米,為一散列環礁。
1997年越南在李准灘和廣雅灘修建高腳屋後,中國立刻緊急派工兵和漁民(實為武裝民兵)搶佔此礁並修建碉堡及燈塔型建築,但至今未作為燈塔啟用。
1935年國民政府公佈名稱為灣灘。1947年和1983年公佈名稱為奧援暗沙。
圖:中國已在奧援暗沙築起鋼筋水泥平台,有了小型碼頭,守軍在此攝影留照。
曾母暗沙(James Shoal )
曾母暗沙是南沙群島的一部分,由曾母礁丘、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組成的一組群礁。中國領土的最南點。主礁曾母礁丘在北緯3度58分00秒,東經112度17分00秒,由礁核和礁翼兩部分組成。
根據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船1985~1986年調查曾母礁丘最淺處水深為17.5米,形如紡錘,礁丘脊部呈北北西走向,面積2.12平方公里。八仙暗沙面積0.31平方公里,淺點為23.5米。立地暗沙水深最淺處34.7米。
圖:隐於水中的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最南端距赤道200海里,距廣東有1900公里,約相當於廣州到北京的距離。因為是暗沙,無法駐軍,中國艦艇每2個月巡視一次。汶萊、馬來西亞等國對該暗沙的主權雖也有主張,但未被國際社會承認。有消息稱,南海艦隊正加強在曾母暗沙的軍事工事建造。
戰略地位極端重要,目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並投放有主權碑。
圖:中國海軍在曾母暗沙舉行投碑儀式
1935年中國國民政府公佈名稱為曾姆灘。1947年國民政府公佈名稱為曾母暗沙。1983年4月25日,中國地名委員會發表公告,標準化名稱為曾母暗沙。1983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編隊前往南沙巡邏,並於22日8時19分在曾母暗沙拋錨,宣示中國主權。199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再次在曾母暗沙宣示主權,並投下一塊主權碑。
五方礁(JacksonAtoll)
五方礁位在北緯10度27—32分,東經115度42—48分之間。南沙群島的「危險地帶」之內。北距馬歡島西南約10海里,南方有美濟礁。是一直徑約10.5公里的圓形環礁。退潮時明顯露出五個大礁石,環繞一水深18.3~47.6米的礁湖,故名。
圖:五方礁衛星圖
五大礁石名稱是:五方頭、五方尾、五方南、五方北、五方西。其中頭,北,西剛可露出海面。環礁呈圓形,頭,尾兩塊礁盤上發育了次成瀉湖。淺湖直徑11公里,深18-48米,此礁有四個主要礁門通海,西北門寬1.4公里,最淺處為8.5米;東門寬3.7公里,最淺處在中部10.4米,門東側有點礁,水深10.1米;西門,北門各寬2.4公里,水深分別為16.1和16.7米。南門水道深18.3米。
湖內有錨地,但天氣惡劣時不起保護作用。1935年國民政府公佈名稱為北惡礁。我國漁民向稱五孔、五風,(海南方音孔、風音同)。1983年公佈五方礁為標準名稱。有些外文圖書稱為Jackson Atoll。
1990年代初期,中國曾在五方礁設立高腳屋及主權標誌,由於補給能力不足,未能常設人力駐守。1995年3月,菲律賓軍隊破壞和移除了五方礁上的中國石碑和標識物。
五方礁現中國南海漁政與南海艦隊協同巡防監控。
三角礁(Livock Reef)
三角礁是南沙群島環礁之一,位於北緯10度11分,東經115度18分,五方礁西南,美濟礁之北,礁長4.9公里,礁環呈三角形,發育完整,無礁門,礁盤上有出露水面的大礁塊,退潮時,淺湖完整出露。
1983年公佈三角礁為標準名稱,有些外文圖書稱為Livock Reef,目前由中國南海漁政與南海艦隊協同巡防監控。
圖:左下是三角礁的衛星空照圖;右上可能是福綠礁。
半月礁(Half Moon Shoal)
半月礁是南沙群島小型環礁之一,位於北緯8度52分,東經116度16分。此礁西北到東南為5.5公里,寬1.8公里,東南有傾斜岩層出露,高出海面3米。
南邊有一狹窄的潮汐通道,寬150-200米.窄處僅80米,水深13米,可以進入300噸的漁船。潟湖平均水深27.4米,湖底為珊瑚沙。
半月礁漁業資源豐富,且有好的錨地和天然避風港灣,中國漁民常到此捕撈。
圖:南沙半月礁衛星空照圖
根據半月礁的地形、水深情況,對通道稍加修整,可以建成能容納多艘大艦船的港口、瞄地,具有很高的軍事意義和戰略意義。由南海漁政與南海艦隊協同巡防監控。
1995年3月菲律賓軍隊破壞中國美濟礁北部五方礁、南部半月礁上的中國石碑。接著菲國防部宣佈向美濟礁及附近島礁增兵,並在半月礁上設立了一些標識和避難所,破壞五方礁、半月礁、仙賓礁上中國設置的標識。
圖:中國科考隊在半月礁上
鐵線礁(Sandy Cay or Tiexian Jiao)
鐵線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環礁之一,位在北緯11度01-04分,東經114度11-16分範圍內。在中業群礁的西部。鐵線礁屬於西灘環礁,東端礁盤發育出中業島,西端成為鐵線礁。
此礁為東北、西南方向一線排列的三個珊瑚礁的總稱。漲潮淹沒,退潮露出。東邊一圓形礁直徑約1400米。中間橢圓形礁距中業島約3.5海里,本身範圍較大。西端小礁水淺。中國漁民向稱鐵線。環礁內的淺湖水深為30-35米,四周有點礁發育。
1983年中國政府公佈鐵線礁為標準名稱。現由南海漁政與南海艦隊協同巡防監控。
圖:南沙鐵線礁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