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深度探討  

戰爭謊言  季子

中國軍人大概都聽說過曾國藩「屢敗屢戰」的故事,如果把它當成一個笑話看也就算了,如果把它當成範本,可就糟了。不幸的是這種故事一再重演,只是使用的名詞不同罷了!

故事的原始是有一位湖南平江縣人李次青,字元度,本來是書生,不懂軍事,不知為麼曾國藩要他帶兵打仗,結果屢戰屢敗。曾國藩大怒,要據實上奏他「屢戰屢敗」的罪過,但曾氏幕下為李次青緩頰,也認為統帥讓一位書生帶兵打仗,本身也有識人不明的責任,故擬改為「屢敗屢戰」,李次青得以免罪。

就戰爭結果說,「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沒有什麼兩樣,但就戰鬥意志說,兩者大不相同。「屢敗屢戰」有隱含奮戰不懈之意,不但無罪,而且值得嘉獎。

但往深一層探索,「屢敗屢戰」雖表示「肯戰」,但不見得「能戰」。肯戰而不能戰,戰之何益?徒然損耗兵員,這種指揮官那裡要得?

真正會打仗的軍隊,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未戰之先,就已勝券在握。不會打仗的軍隊,戰前毫無謀策,既戰,只求僥倖獲勝而已。這便是孫子兵法「軍形篇」的要旨:「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屢敗屢戰」正是「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的打爛仗方法,有勇無謀,愚行難恕。當時慈禧太后和軍機大臣們,對戰爭或許真的無知,但也不見得不知其中曲折,只因全國無可用之兵,對曾國藩的鬼話只得將計就計。

「屢敗屢戰」的文字遊戲,給後世留下了很壞的榜樣,尤其是在抗日戰爭和大陸變色之前,報紙上經常可看到類似的戰爭謊言。例如把「敗逃」說成「轉進」。轉進與敗逃,形式上同是脫離戰場,但意義南轅北轍。

有人把「棄守」說成「突圍」。陣地被敵人攻陷後,棄守和突圍形式相似,但「突圍」順耳好聽。

抗日戰爭時,也有「拉長戰線」之說;實際上是向內陸撤退。一個廣土眾民的國家,拉長戰線誘敵深入,並不失為高明戰略。帝俄對付拿破崙,蘇俄對付希特勒,均見成效。但以「拉長戰線」掩蓋戰敗的事實,欺矇世人,非常可惡。

戰爭言還有「雖敗猶榮」,廣泛用於各種比賽。如果真的經過浴血奮戰,未能得勝,可以形容是「雖敗猶榮」,但就怕濫用逃避責任。

如果你是一位大官,你的部下一再戰敗,給你的報告卻是「屢敗屢戰」,你會作何感想與處置?反過來說,你做錯了事,害怕上司責難時,是否也會用「屢敗屢戰」這種手法呢?如此你的部下欺蒙你,你又欺騙你的上司,你的上司又欺騙他的老闆,一路欺騙上去,那可熱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