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是多多益善季子

有位先生認真運動,多年之間每週爬山2次,每次3個小時以上。每週游泳3次,每次1000公尺,但他仍然患發了心肌梗塞,住院21天,死裡逃生,此人並非別人,就是筆者自己。

我的運動量不夠嗎?方式不對嗎?問題倒底出在那裡?

我得到的教訓是:我的運動量太多,免疫力並未提升,反而倒退。我從教訓中得到下述結論:

          體力決定運動量:

運動量多少才算合適?有人提倡日行萬步,有人提倡慢跑5000米。這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想想看70歲的運動量能和30歲的人一樣嗎?我認為一個人的運動量好比吃飯;有人吃三碗,有人吃半碗。

健身運動也像穿西裝,最好《量身訂做》,不宜穿用別人的套裝,更不可英雄主義。

目前我每日清晨步行2000~3000步,而後甩手800~900下,神清氣爽。

健康程度決定運動量:

按各人的健康狀況制訂運動標準,一個有心臟病的人,或一個病後初癒的人,和一名身強體壯的人,自應有不同的運動量。

多少運動量才合適?運動過後,不感覺疲乏,而是身心舒泰,就是合適的運動量。

陽明大學教授陳英傑博士說:運動也要精準。所謂精準,就是重質不重量,要有運動的科學配方,重要的是「舒服爽快,持之以恆。」

他認為,有氧運動只要持續20分鐘以上,就開始燃燒內臟脂肪,不需要做到氣喘如牛,揮汗如雨。因之,健步走的減肥效果比慢跑或騎單車更高。

我的運動效果是:年高80歲,身高181公分,體重74公斤,腰圍90公分;低於美國標準(110公分),差強人意吧!

體能決定何種運動:

年輕時可打籃球、排球、網球、桌球、羽毛球,可快跑、慢跑,恣意而為,年老後筋骨不再那麼靈活,就不宜再作這類激烈的運動。

有些年長者不顧自已的體能,在公園裡仰臥起坐;以致有人折斷了脊椎骨!有人爬山過多傷了膝蓋,不得不換上人工關節。

年輕時我玩過雙槓、桌球、網球、爬山現在這些都捨棄了。

按需要制訂運方法:

有人想甩掉腰部的肥肉、有人要鍜鍊出寬闊的胸肌、有人要讓雙腿「長征」、有的人要讓雙臂有力。有的人肺部不健康、有的人脖頸、雙膝僵硬等,都可加強某一部位的運動量。

一般情況下,運動要循序漸進,一開始不作激烈運動,也不可一曝十寒。我親眼看到一位老闆,打高爾夫時未作熱身運動,用力過猛,以致右腳筋拉斷,每天讓司機陪著到泳池復健。

選擇最好的場地運動:

運動時呼吸量加大,肺部吸進更多的空氣,如果運動的地方空氣品質不佳,對身體可能大有防礙。例如有人在都市的街廊上慢跑,有人在小公園裡運動,而小公園週鄉邊車輛來往穿梭,空氣很差,勸你遷地為良。

選擇最好的時間運:

精神旺盛的時候,例如清晨,一夜睡眠充足,沐浴在朝陽下,運動效果是正面的。反之在身體疲倦時運動,例如晚間,效果可能是負面的。但有人為了獲得深沉的睡眠,在晚間運動,另當別論。

很多人忽略深呼吸

據我觀察,一般運動的人常常忽略深呼吸,肺部並未得到充分的運動效果,以至有些經常運動的人,仍然面色蒼白。我的教訓更嚴重,健檢發現我有部分「肺塌陷」;大概像汽球散了氣吧!

陳英傑博士說:一般人的呼吸又淺又短,每次進出的空氣量只有500~600毫升,肺容量使用不到3分之1。其實男性深呼吸可輕易達3000毫升,女性至少也有2000毫升。

醫師王剴鏘「補氧不生病」書中說;「現代人常感覺身體倦怠、疲勞,原因之一題氧氣不足導致。」身中細胞長期處於半缺氧狀態,新陳代謝速度低落,加速細胞老化。

很多人忽略體態運動

在西方電影中,常見男主角虎臂熊腰,胸肌發達,那是體態運動之功。在早晨的公園裡,舉目所及,發現有些經常運動的人仍然彎腰駝背,甚者損害了脊椎,或壓迫到內臟及雙腿關節。所以體態運並非只是為了健美。

局部運動:

時常看到人雙手抹臉、有人按摩耳朵、有人猛拍雙手、雙臂等,這是局部運動,發明這種運動的人言之成理,運動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只要不出聲音,不防礙別人,我不反對,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運動 運動量 甩手 慢跑
    全站熱搜

    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